正月十六,水泉子民俗村锣鼓欢天,爆竹声声,村民们迎来了百年传统习俗吃“敛巧饭”。按照旧习,由村里的小孩儿拿着瓢、盆等挨家挨户去给老年人拜年,同时敛一些过节剩余的小米、玉米、肉、冻豆腐、罗卜干等食品,再由村里的中年妇女将这些食品做成百家饭和百家菜,并在饭菜里放入针线、顶针儿等,吃到的人寓意乞巧和发财的象征。
随后,把剩余的“巧饭”摆放在河滩、田埂上喂鸟儿,借“雀儿往旺处飞”的老话,预示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据水泉子村闫书记介绍说,正月十六吃完‘敛巧饭’,这个年才算正式过完,村民才开始新一年的耕作。
目前,“敛巧饭”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使“敛巧饭”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得到保护和传承,珍珠泉乡政府将结合“珍珠山水”特色沟域经济,进一步丰富、完善水泉子村的民俗文化活动,打造“敛巧饭”民俗风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