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时节,笔者来到昌平区崔村、兴寿一带,所到之处见到的几乎都是草莓,像是走进了草莓的世界。走进崔村天润园草莓采摘园的日光温室,笔者看到,各种样式的栽培模式,如同奇妙的草莓画卷映入眼帘。有的长在圆形的栽培柱上,如同茂盛的“草莓树”屹立在温室之内;有的长在倒“V”字型支架上,好似摆在超市货架上的商品待人挑选;有的成排镶嵌在墙面上,犹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长卷。
据采摘园经理郑学军介绍,这些栽培草莓模式是市土肥站示范推广的草莓立体栽培技术。草莓立体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使温室利用率提高2倍左右,还增加了观光内容。今年示范的7种立体栽培模式都很成功,其中“立柱式”、“短距式”可以放在住宅居室或阳台内栽植草莓。草莓立体栽培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首先将草莓秧苗栽植在装有特制栽培基质的容器内,然后将其放置在栽培架的栽培管内,基质中含有草莓生长所需的营养成分,平时定期向栽培管内注入一些营养液就可使草莓花繁果盛,管理起来也比较省事,游客采摘起来也方便。
郑经理指着温室另一端说,那边栽培的是“保健草莓”。之所以称为“保健草莓”,是因为在肥料中加入了麦饭石。麦饭石在土壤水分的作用下,可分解出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锌、碘等多种元素,草莓生长过程中会更多地吸收这些元素。
昌平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立府介绍,兴寿、崔村等昌平东部六镇种植草莓的温室已发展到8000多栋,草莓品种20多个,年产草莓750万公斤,占全市总产量的80%以上。为迎接明年2月份的世界草莓大会,昌平还要再建7000多栋日光温室,目前已经收集世界各地的草莓新品种150多个,示范推广的新型栽培模式有15种之多。届时,该区将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草莓专家和观光的游客展示国内外的草莓优新品种、先进的栽培模式和草莓科技成果。